最新目录

科技报国系民生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科技强国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 —— 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

—— 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带来了两份提案,包括建议系统构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

王训练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从科学角度看,组成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和人类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正是地球系统科学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地球科学是从自然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基础学科,包括地理学和地质学两大主干学科。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科学课和地理课是地球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些课程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以地理学代表地球科学,难以树立地球系统的各圈层和人类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和地球科学常识基础;二是中学阶段将地理学科划为文科,而大学阶段地理又属于理科,出现学科分类体系错误;三是地球科学教育内容呈现碎片化,系统性不强,缺乏整体设计,学习目标、内容与能力培养的递进性不够,难以从青少年时期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四是实际教学中,地理课程普遍不受师生重视,小学与初中阶段科学课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有效完成地球科学教育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训练针对性地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转变地理学为地球科学的现有观念,加强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重新整合中小学科学课程和地理课程中地球科学相关内容,构建地球科学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相契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以培养和提高公民地球科学素养为目标,制定地球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组织科学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共同参与,专业协作,结合当代地球科学进展、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建立系统化、分层次、递进式的由小学到高中一体化的地球科学教育内容体系。三是要构建全面体现地球科学素养教育目标、详略恰当的、有效的教材内容设计。四是加强对地球科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建立地球科学家与中小学地球科学教育课程和教师的有效合作与联结机制,建立地球科学知识信息共享平台。

作为一名有40多年工作经验的地质学家,王训练认为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民众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传统矿产勘查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或影响较大,难以为继,而能源与资源安全对我国又至关重要,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已是新时期的必然选择。所以,实施绿色勘查是解决既要找到金山银山又要留住绿水青山的唯一选择,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以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实施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并对受扰动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勘查开发方式。他在提案中建议:首先,在上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基础上,继续立足国内持续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制定新时代地质找矿战略,完善地质找矿体制机制,加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力度,稳定地质队伍,制定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矿产勘查开发领域的政策,加大国内重要矿产勘查力度,为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资源需求保障。其次,加快编制实施绿色勘查行业标准规范,为新时期地勘行业发展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完善固体矿产勘查规范及地勘项目预算标准,应用矿产资源绿色勘查技术方法,部署一批矿产资源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引导全国地勘行业逐渐走向绿色勘查新时代。继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应全面达到绿色矿山水准,已有矿山限期达到绿色矿山水平。另外,还要开展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理论和技术的科技攻关,培养开展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利用的专门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谈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是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催生大量新产业。尽管近年来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我国科研工作仍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的广大高校,应该如何引领关键技术创新,在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3月4日表示,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是必由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1/0225/540.html



上一篇: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稿启事
下一篇:基于北斗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