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10/30]
-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10/30]
-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10/30]
-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10/30]
-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10/30]
地质学论文_中国西部黄土区地质灾害调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黄土水敏工程特性与黄土地质灾害 1.1 黄土水敏工程特性 1.2 水致黄土滑坡形成机理 (1)均匀入渗-坡面泥流模式。 (2)优势入渗-黄土滑坡模式。 (3)水库侧渗-黄土滑坡模式。 (
文章目录
1 黄土水敏工程特性与黄土地质灾害
1.1 黄土水敏工程特性
1.2 水致黄土滑坡形成机理
(1)均匀入渗-坡面泥流模式。
(2)优势入渗-黄土滑坡模式。
(3)水库侧渗-黄土滑坡模式。
(4)强震破坏-黄土滑坡模式。
(5)灌溉-黄土滑坡模式。
(6)冻融-黄土滑坡模式。
1.3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
2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技术
2.1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
2.2 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
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技术
2.4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2.5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技术
3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典型案例
3.1 区域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3.2 专业监测点预警实例
3.2.1 甘肃黑方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例
3.2.2 陕西延安淹土安滑坡监测预警实例
4 西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气候暖湿化导致雨线北移,极端降雨频发,汛期延长。
(2)小规模地质灾害致灾逐渐成为人员伤亡的主要成灾模式。
(3)低易发区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发生大量地质灾害。
5 结论与展望
文章摘要:西部黄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加之黄土特殊的工程特性,使得区内滑坡、崩塌、泥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举世瞩目的黄土高原更是全国的地质灾害高发区和防治重点区。自20世纪50年代,区内陆续开展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调查评价工作,特别是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的成灾规律,探索了黄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调查技术方法、监测预警、风险评价等关键技术,搭建了自然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平台,有效支撑了西北各省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笔者在回顾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分析了西部黄土区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基于强化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优化和完善监测技术、构建隐患点与风险区双管控的风险管控模式,进一步整体提升西北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防控水平的建议。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2/1009/1374.html